2025青交音乐季揭开面纱,城市与交响乐实现根脉通联

来源: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时间:2025-02-24

聚焦·2025青交音乐季揭开面纱,城市与交响乐实现根脉通联

四季三食,青交20年

2月22日晚间,青岛交响乐团202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”首场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举行。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,新锐钢琴家罗维担任独奏,与青岛交响乐团协力演绎了普罗科菲耶夫《D大调第一交响曲“古典”》《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》《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》三部力作。

著名指挥家李心草。王雷 摄

在青岛交响乐团重新组建20周年之际,这一场开幕音乐会承载着“乐季头一炮”的重任,也为这个意义不凡的乐季标定了新的起点。

“乐季是一个乐团的立身之本”。在青交2025乐季新闻发布会上,艺术总监、著名指挥张国勇再次强调乐季的重要性。他指出:“今年乐季意义不凡,演出内容涵盖原创作品、团庆演出、新创曲目、大师助阵等多个类型,诚意满满。”作为青交发展历程的见证者,张国勇同时给出一个极具烟火气息的比方:做音乐季不应该是烟花式的“绚烂夺目、一放了之”,而应该是“一日三餐,注重日常”,“我们日常的音乐季把每场演出做好,就像一个家庭一样,招待客人尽其所有、充满人情就很好,本着‘过日子’的态度来做音乐季。”

2025年,青交年满20岁——放在全国众多城市交响乐里,这个“年纪”不再青涩,然而,放到交响乐领域来说,距离“老牌乐团”也尚有距离。正如张国勇所说:抱着“过日子”的态度完成音乐季,让交响乐成为市民的“四季三食”。这种态度既是乐团的艺术信条,也是音乐艺术对城市生活的浸渍。

相约青交,重现大师经典

青交202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,钢琴家罗维为乐迷呈现了普罗科菲耶夫《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》。罗维被公认为是普罗科菲耶夫作品最优秀的阐释者之一。“这是我非常擅长的作品。11岁时,我第一次演奏它,当时在东方艺术中心和上海爱乐乐团合作。‘普罗第三’以高超技巧难度著称,按照文学概念来说,它属于比较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,小时候觉得它很难、很晦涩,想把它弹好;现在再弹,我更多体会到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作曲家独特的、通过音符展现的个人风格。他的音乐中有非常多的幽默、冷嘲以及一种童真的性格。我多次演过这首作品,很开心能够带它到青岛,而且是在青交20周年这么重要的场合和节点。”罗维说。

罗维毕业于柯蒂斯音乐学院,师承于格拉夫曼、麦克唐纳两位顶级教授,被誉为“新一代最重要的年轻钢琴家之一”。罗维表示:“其实,我三四年前和李心草指挥在国家大剧院曾经有过合作,计划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‘普罗第三’,排练效果非常好,因为突发情况取消了演出。当时,我们都非常遗憾,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合作,没想到这次在青岛弥补了当年的遗憾。”李心草在国内指挥界以专业、精准、高标准著称,罗维介绍:“我去年和李心草指挥合作了国家大剧院俄罗斯巡演。李指的风格非常考究,他对音乐细节掌控到每个节拍、每个音符,甚至每个十六分音符他都要精准掌握到作曲家的意图。”

罗维既是钢琴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。三年前,“首届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”邀请她担纲开幕演奏,她与青岛可谓有诗歌和钢琴双重渊源,闲暇时,她喜欢在青岛老城漫步。“我来过青岛很多次,去年,我的钢琴专辑《凝望》也来青岛宣传过,印象非常好。老城有大海,有历史和人文积淀,有闻一多等文化名人的痕迹。一个城市有青岛交响乐团这样一个乐团值得骄傲,因为一个交响乐团会深度影响它所在的城市文化。”

四季三餐,交响乐飨宴

对于青交而言,20周年乐季既是艺术的梳理,也是影响力的拓展。在乐季新闻发布会上,艺术总监张国勇以团庆音乐会、系列演出、大师音乐节、委约新作等多个主题“解剖”这个乐季,让乐迷感受到“过日子”般的条分缕析、精打细算,一起度过艺术四季。

4月8日,青交“二十周年庆典音乐会”将在青岛市人民会堂奏响。“第一个任务是团庆音乐会。团庆对交响乐团来说是一个烙印,在这个节点上能检验乐团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范围。结合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’,我们一致意见就是演出交响合唱《黄河》。放到今年的背景下,《黄河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,也是所有乐迷喜闻乐见的作品。”张国勇表示,“青交很久之前演过《黄河》,它还包含了独唱、合唱等内容。我们邀请了兰州音乐厅合唱团——一支黄河边上的合唱团,而且,我们还请到代表青岛形象的吕思清合作。这次团庆演出《黄河》不仅会在乐迷中产生很好的反响,也将在全国引起反响,我们也会邀请嘉宾前来见证盛况。”围绕“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主题,青交今年还将推出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系列演出,“尤其是肖斯塔科维奇《第七交响曲》,它很难,而且篇幅长、人员多,非常值得期待,很有吸引力。”张国勇介绍。

委约作品也是一个乐团的“家底”。张国勇梳理了青交众多的委约曲目,“衡量交响乐团很重要的是原创,原创不仅仅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,还意味着‘如何用交响乐讲好中国故事’。”今年5月4日,青岛交响乐团“原创之光”专场音乐会将上演两部原创作品,一部是作曲家李博禅的《东方旭日》,“这个作品风格通俗,富有画面感,值得期待。”另一部则是作曲家郑阳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《琴书》。“我们之前在济南演过民族歌剧《檀香刑》,里面使用了琴书作为旁白。琴书艺术家身穿马褂,一边拉琴一边弹唱,同时配以鼓点,山东氛围浓厚。我们邀请作曲家用琴书创作了一个小提琴协奏曲,相信它的艺术水准一定会很高。”

2025乐季的重头戏还包括谭盾音药周、秦立巍音乐会等项目,音乐季闭幕音乐会将于2026年1月24日举行,届时,青交将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以及多位歌唱家合作,将原创歌剧《骆驼祥子》搬上青岛舞台。

深耕城市,深层触及

在20周年的节点上,城市如何构建一个“交响乐友好”的文化氛围,交响乐团如何融入市民生活,这是一个“一体两面”的问题。

单簧管演奏家牟洺瑾负笈欧洲多年。在德国国立罗斯托克音乐与戏剧音乐学院留学期间,牟洺瑾对城市音乐氛围有着切身观察,“古典音乐不是遥不可及的,而是自然生长在生活角落里。德国人倾向于通过音乐来丰富生活:老年人期盼交响乐团演出,乐季演出场场爆满;年轻人追随自己喜爱演奏家的步伐,去往不同的城市体验震撼人心的演奏。德国的交响乐团会在各个场所演奏,不仅在音乐厅,还会在德国动物园开展露天艺术节。市民在动物园接触自然的时候接触音乐,非常新奇。”

对于交响乐团来说,“如何吸引年轻乐迷”是一个持续多年的问题。青年指挥家孙一凡与青交有着多年合作,在他看来,“以年轻吸引年轻”是一个重要的破题入口。“古典乐要持续发展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新生乐迷和音乐家的薪火相传。像是近年来引发关注的指挥家克劳斯·麦凯莱(28岁时被确认将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最年轻的音乐总监)、钢琴家奥拉夫松(全年走遍六大洲巡回演奏巴赫《哥德堡变奏曲》),古典乐通过年轻音乐家吸引和他同龄的观众走进音乐厅。同时,古典乐的演出方式更加多元,甚至有些音乐会允许听众坐到乐团中间,感受360度环绕立体的效果,让更多观众了解交响乐团的工作状态。”孙一凡说,“青岛交响乐团在内的一些乐团邀请乐迷参加公开排练、公开走台,这种形式对于交响乐普及是特别好的事情。”

音乐季开幕音乐会排练现场。王雷 摄

在古典乐和现代生活方式剥离的情况下,如何让交响乐与城市生活形成联结,是乐团的重要任务。

青年指挥家俞极认为,青少交是一个重要接口,“以著名的广州青少年交响乐团为例,乐团里的孩子们长大后会不会支持当地的乐团?我想99%的孩子会支持,因为交响乐是这些小乐手生活的一部分,即便未来不考艺术院校,他们还是会支持交响乐。”青岛籍小提琴演奏家刘扬也持有类似的看法:“比如著名的芝加哥交响乐团,它有一个青少年管弦乐团(7-18岁),小乐手考进去之后也在交响乐团中心演出,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世界名家也会为孩子们指挥一两场。交响乐团与城市的关联,要看乐团的触角触及市民生活有多深。”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)

青岛这“艺”年2025文化日志

●3月1日

2025乐呵兄弟相声全国巡演

地点:李沧剧院

岛城设计师跨界艺术作品展

地点:青岛市雕塑馆

●3月2日

开心麻花爆笑奇谈大戏《开心聊斋·三生PLUS》

地点:城阳开心麻花大剧院

●3月3日

出彩——河湟彩陶文化展

地点:青岛市博物馆

●3月4日

电影《哪吒2》宣布延长上映至3月30日

地点:青岛各大影院

电影《哪吒2》观影现场。王雷 摄

●3月5日

电影《封神2》延长上映至3月31日

地点:青岛各大影院

●3月6日

离开赫利孔山的缪斯——王聪个展

地点:崂山区德昌阿特·V出口美术馆

●3月7日

2025“春和景明”民族音乐会

地点:青岛市人民会堂

脑浊乐队2025“蟒撞” 春季巡演 青岛站

地点:市北区Downtown Live

●3月8日

青岛交响乐团-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交响音乐会

地点:青岛市人民会堂

《玫瑰人生——经典名曲音乐会》

地点:青岛大剧院

《梁祝》国风经典名曲音乐会

地点:城阳开心麻花大剧院

唐香玉、陈晓靖、吴鼎、悟饭、蒋博文 脱口秀

地点:李沧剧院

京韵小剧场——折子戏《罢宴》《宇宙锋》

地点:青岛京韵小剧场

(具体内容及时间以现场为准)

王雷  整理

青岛日报2025年2月25日7版

(点击版面查看更多内容)

0条评论
查看更多评论